第八十三章-《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和嘉靖、朱棣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嘉靖上位,是阎老杨廷和伪诏正德遗旨,伪诏颁布天下,他皇位定了,嘉靖仗着正德这个最权威的解释人死了,和杨廷和打大礼议。

    而朱棣随便乱写□□实录,说爸爸爱我,也是仗着他爸土里埋了四年,不会跳起来打他。】

    朱棣和朱元璋那敏感的神经,又被触动了。

    “杨廷和,阁老?”

    “杨廷和,伪诏?”

    杨士奇发现自己又成了灵堂c位。

    他欲哭无泪:“陛下,这杨廷和,和臣绝没有任何关系……这阁老之位,也不能家传啊。”

    老朱

    依然不太爽地瞅了杨士奇两眼,谁让你们都姓杨?

    朱棣说:“这嘉靖,是小宗入大宗,且他爹也没当过皇帝,那这正德,难道又没有儿子,又没有兄弟?”

    朱棢却暗想:不管有没有子嗣有没有兄弟,那入了大宗的嘉靖,不还是朱棣的子系吗?这又算得了什么小宗入大宗!

    【拟定诏书的大臣们也虚呀,所以,他们把这条象征法理传续的#34;伪造口谕#34;放在了第二位,在口谕前面,着重描写孙太后。

    1、孙太后为稳定人心,定了皇太子。(快看,堡宗他有儿子!)

    2、“因为”皇太子年幼,孙太后命成年的朱祁钰君临天下(找点虚弱的法理支持)

    3、兄传弟,法统传过来了(假的)

    包括写给当时宗室辈分最大的,朱元璋儿子岷王朱楩,其语序也是这么写的。

    嗯……就是那个n辈后代很有名的那个岷王,怕和谐了,大家自己查。】

    第18子,才13岁的朱楩,本来年纪小,有点注意力走神,突然听到自己,啊了一声:#34;哇,我那时候都70了?我活的好久诶!快赶上父皇你了!#34;

    朱元璋也很高兴:“不错不错,再努力多活几年。”

    又慈祥的说:“很不错嘛,还能记住堡宗14年是什么年份,算的很快呀,很有算数天分,跟你十七哥多学学。”

    短命朱樉ap;朱棢:……

    【友友们,光从诏书逻辑去看,你们会发现一件很吊诡的事。

    假如堡宗抠字眼,以景泰在9月6日伪诏上位是谋权篡位发难的话,他就需要同时对自己亲妈孙太后发难。

    是孙太后保举的景泰!

    孝道大过天,堡宗总要顾虑一番,不能轻易说老妈造反吧。

    即是说,孙太后的存在……是深度绑定,护住景泰,擦汗。

    大臣们真的尽力了,虽然还是一个虚的要死的登基诏书,但起码自成逻辑了。

    好在一般人也碰不上嘉靖这种聪明疯批,堡宗也是个蠢货而已。

    而嘉靖大逃杀存活的每一个内阁大臣放到此时此刻,都会感叹,好淳朴的生存条件!】

    将军们听到那“大逃杀”,浑身条件反射似一个激灵。

    咋回事,你们老朱家,都隔了这么多代了,居然又返祖了?

    而这时候,朱元璋可没有注意到那些将军的反应,他和朱棣说:#34;如此听来,写诏书的大臣们,也算尽力了,毕竟他们也无法可依。罢了!这事还是得咱来处理!若是对一个没出生的婴儿下手,咱也做不出用四种事情,但咱可以在祖训里写一条,但凡是丧权辱国、有辱国体、苟且于外族之皇帝,大宗正可废之!文武百官与天下百姓共鉴之。#34;

    朱棣点头:“不错,有这条祖训在,想来那后代,做昏庸之事前,也要掂量掂量。”

    #34;是啊,#34;朱元璋复又叹道,#34;堡宗只有一个,可那些不肖皇帝,皆有可能成为堡宗!还是得从源头截断呐。”

    【后来,禅让诏书补上了,景泰朝,相对淳朴的文武百官都放心了,法统由“哥哥”传递过来,朱祁钰也算“名正言顺”了。

    同样名正言顺的还有皇太子朱见深。

    是的,基本上满朝文武都支持朱见深,这一点从后面景泰改立太子事件就可以看出来。

    “文武群臣议众,心知不可然,莫敢发言,迟疑者久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