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五九章 新动力-《大明180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按照大明军械部的标准,就是在有需要的情况下,已经可以直接量产装机了。

    以能够能够运转起来为目标的原理验证机早几年就搞出来了。

    这当然是个极大的好消息,大明的航空工业可以开始全面发展涡轮动力转向了。

    不过看着消息的后半部分,朱靖垣也非常理解相关工匠的纠结。

    涡轮增压和喷水加力系统,更重要的是涡轮能量回收系统,这些给传统星型活塞发动机用的马力提升技术,也在这两年才达到同样的成熟度。

    朱靖垣可以想象的是,现在这些技术状态下的发动机,输出功率可能非常接近……

    而且,大明的飞机从正式起飞上天,到现在总共不到十二年的时间里,一直在自己的引导下持续不断地快速更迭换代。

    其中最关键的换代部分当然就是发动机了。

    按照朱靖垣提出的标准,同时也是相关工匠们的判断,涡轮回收系统实用化之后,现在活塞式喷气式发动机才算是真正成熟了。

    但是真正的核心工匠同样知道,朱靖垣在十年前就说过了,未来是喷气机的。

    现在星型活塞发动机似乎终于成熟,但是似乎也到了淘汰的时间。

    他们记得朱靖垣当初似乎就预料过类似的情况,但相关负责人现在就非常的纠结。

    他们中某些人有种“这十年的活塞发动机都白折腾”了的懊恼感。

    关键是,工匠群体内部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分歧,迫切的需要朱靖垣的引导。

    朱靖垣觉得李锐对自己的意思似乎有点误解。

    所以朱靖垣基本没有怎么犹豫,就直接让秘书回复李锐。

    让他带上几个核心工匠直接来应天府,顺便把使用了最新的各类发动机的飞机都带来。

    李锐马上组织了主要的负责工匠,第二天就乘坐飞机赶到了应天府。

    李锐等工匠乘坐的是高档的公务专用客机,在路上飞了总共不到两个小时,李锐一行人落地之后也不至于感觉疲倦。

    李锐一行人和带来的几架飞机一起,都没有去应天府的常规机场降落,而是直接去了应天府的航空实验基地。

    朱靖垣也直接去了试验场,在休息室里面的窗户前,抬头看着五架北方来的飞机降落在了试验场的停机坪上。

    最大的一架四发客机,就是送李锐一行人过来的公务机。

    剩下四架里面,其中三架都是典型的小型单发螺旋桨飞机的形态。

    最后一架却是有些特殊,机身整体上颇为圆滑,机翼有很明显的后掠角。

    飞机前端和翅膀上都没有挂在外面的螺旋桨发动机。

    反而是机身后方向后不断地喷吐着火焰。

    这是一架涡轮喷气式发动机,而且发动机直接装在了尾部,整体形态非常的成熟。

    很显然,这飞机的整体设计思路,也是朱靖垣直接提供的。

    后置双发,两侧进气,后掠翼。

    不过朱靖垣只提了这样的方向,具体的设计还是工匠们完成的。

    在战斗机的研究上,直接跳过了类似流星、me262的机翼下挂发动机的早期不成熟设计。

    朱靖垣觉得李锐一行人应该很迫切,所以也没有在休息室等他们过来。

    朱靖垣直接去了试验场的停机坪,直接在几架飞机

    李锐见到朱靖垣,都是本能的拱手行礼问好。

    朱靖垣随手回礼,双方也算是打过了招呼:

    “繁文缛节就不用了,李工直接给我说说情况吧。”

    李锐熟悉朱靖垣的性格,马上给朱靖垣介绍了这次过来的四架飞机:

    “这么三架传统飞机,机体是相同的,都是刚定型十型战斗机,差异只在发动机上。

    “前两架的发动机的原型也是相同的,都是已经成熟的双排十八缸星型发动机。

    “第一架飞机的发动机,是使用了涡轮增压加喷水加力技术。

    “发动机重量一千一百五十公斤,平飞功率约为两千二百马力。

    “第二架飞机的发动机,则是使用了涡轮能量回收技术,平飞功率是两千四百马力。

    “发动机略重一些,超过了一千两百公斤,但是功率也略大一些,单位油耗也略低一些。

    “第三架飞机,虽然看上去也是螺旋桨飞机,但发动机其实换成了涡轮动力的系统。

    “在发动机重量同样是一千两百公斤,但是平飞功率达到了超过了四千马力。

    “我们试验过的六百公斤重量的涡桨发动机,能够实现两千六百马力以上的功率。

    “毫无疑问,涡轮螺旋桨发动机,相比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,功率密度近乎翻倍了。

    “与此同时,因为结构更加简单的,在成熟之后,检修甚至还会更简单。

    “唯一的缺点,就是油耗比涡轮能量回收式的活塞发动机略微高一点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