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0【南京记事】-《朕》
第(2/3)页
鸿胪寺通事翻译说:“一百多年前,中国有位常胜将军俞大猷。他留下了一套击剑术,可以用木棍练习,随时能够换成真剑使用。这是学生的体育课,每个月底,还会练习骑术和射箭。”
剑法、骑术、射箭?
马维尔顿时就明白了,这是一所贵族学校。在欧洲,只有贵族才能学习这些,一来属于家族不传之秘,二来平民也没财力学习。
严邦奇捋着胡子微笑:“陛下有言,古之君子有六艺。而今士子,不能只是埋头苦读,还当锻炼武艺强身健体。全国各省的学校,皆安排了体育课程。不过嘛,只有我西安门大街小学,才请来高人传授剑法、骑术和射箭。从本校走出去的学生,无论男女,皆文武双全!”
鸿胪寺通事在翻译的时候,直接自行省略一半,不说这些是此校独有的。
弥尔顿的教育观点,也认为学校该有体育内容。他赞叹说:“中国的教育,是全世界最好的,所有的学校都应有体育课。”
绕过操场,来到教室区。
这里的教学质量,还体现在班级人数上。全部都是小教室,每个班的学生,不得超过28人,以免老师顾不过来。
严邦奇指着窗户说:“除了皇宫之外,这里的窗玻璃最透亮,跟阁部衙门、金陵大学一样。”
阳光照在窗玻璃上,透射到教室当中,孩子们就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。
弥尔顿看得一阵恍惚,如此昂贵的玻璃,欧洲只有大贵族才用得起,就连小贵族都没那个财力。
其实中国也差不多,制造玻璃的技术还不成熟。
一是比较脆。玻璃若做得太大,很容易就破碎了,窗玻璃只能做成许多小方格。
二是杂质多。普通民居和学校的窗玻璃,或多或少带着淡绿色,玻璃透光性不是很好。像眼前这种玻璃,属于最顶级产品,不仅价格昂贵,而且每年的产量也不多。
教室里,正在上数学课,教的是个位数乘法。
弥尔顿看着黑板上的算式,顿时有些迷糊。因为等号在欧洲虽已发明出来,但并没有普及。此时此刻,就连笛卡尔都还在用“=”代表“±”之意,而等号则在用双引号来表示。
一番询问,弥尔顿终于看懂算式。
随即走到隔壁班,这里正在上语文课,教室里传来阵阵朗诵声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……”
听说学生在诵读诗歌,马维尔连忙请通事官翻译。
通事有些尴尬道:“用拉丁文写诗我不会,只能翻译大概含义。农民顶着午间的烈日给禾苗除草,汗水滴下打湿了禾苗下的土壤。有谁知道盘中的餐饭,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?”
很可惜,两位英国著名学者,对这首诗并没有太大触动。
他们都是“民主斗士”不假,但他们代表的阶层,却是贵族、地主、商人和小市民,也就捎带着一些自耕农。真正的穷苦农民,在欧洲谁管他们死活?
弥尔顿礼节性评价道:“这首诗的作者,应该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,他连农民的辛苦也会关心。”
通事说道:“作者是一位中国古代的宰相。”
两个英国佬无话可说,在他们的意识当中,一国宰相别盘剥农民太狠就算仁慈,吃跑了撑的去关心农民的状况?
此时的英国,农业种植技术正在迅速发展,都快赶上中国的唐宋时期了。为了提高农业产量,一边引进亚洲的耕种技术,一边圈占土地搞规模化生产,农民属于必须有但偶尔又多余的消耗品。
第(2/3)页